抗战时期

抗战中的新疆丨文艺星火化刀枪 ——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在新疆传播进步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掌握了新疆日报社的领导权,他们改组了报社,从内容到编排都进行了调整,为抗日救国、建设新疆、巩固后方、支援前线积极宣传。”8月20日,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耿铎文接受采访时介绍。

新疆 抗战 共产党人 抗战时期 火化刀枪 2025-08-25 12:38  1

丁珊珊 郭昱岑:抗战时期大后方电影的日常景观——以西南联大师生在昆明的电影活动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 :抗战时期,迁至昆明的西南联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昆明电影业走向现代化。西南联大的到来对大后方一隅的昆明的文化生态形成了多方面影响与改造。当地电影院在国民政府与进步学生关于“五四周”纪念活动的斗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此事件也充分彰显了西南联大民主、团结的精神

昆明 西南联大 抗战时期 郭昱 西南联大师生 2025-08-16 01:12  5

全球史视野与抗战时期历史题材创作的研究新变

◆抗战时期历史题材创作与国际局势之间并非单向度的“冲击-反应”关系,它在受到国际局势影响塑造的同时,也以文化的形式参与、影响了战时与战后的国际秩序演变◆全球史视野的引入不仅为研究者贡献了全新课题,同时也为当下的创作者提供了别样的视角。以见证视角凸显受难个体如何

创作 题材 抗战时期 全球史 全球史视野 2025-08-12 09:30  4

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

1937年,当卢沟桥的炮声震碎了校园的宁静,平津地区的高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为保存中华文化命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北洋工学院等则西迁西安成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随着战局进一步恶化,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

联大 抗战时期 唐祈 牛汉 尹雪曼 2025-08-08 04:20  4

【六一特辑】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儿童保育工作

中国共产党视少年儿童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自建党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对儿童的保护、组织和教育工作。1938年10月5日,陕甘宁边区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保育我们后代的战士》中强调:“要坚持长期抗战建立新中国,必须爱护,保育,救济未来新中国的主人。儿童保育工作是

儿童 抗战时期 儿童保育 陕甘宁边区 边区儿童 2025-06-01 13:15  8

抗战时期的武当道教(七)

1938年春,第五战区部队在台儿庄重创日军后,转移到河南、湖北继续抗击日寇。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驻在离武当山不到一百公里的老河口,后来又移驻武当道观周府庵。“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武当道观,多数被部队、学校、医院和仓库占用。

武当 抗战时期 道教 刘峙 武当道教 2025-05-16 09:45  13

抗战时期的武当道教(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武当道教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伟大行列中来。他们对国家竞行忠孝,倾其所有,支持抗战。一些道士和信徒挺身而出,一手拿香,一手拿枪,毅然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实践着上马杀贼、下马学道的道教理念。1945年春天,侵占湖北老河口的日寇组织特

武当 抗战时期 道教 均县 武当道教 2025-05-14 10:20  11

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引领的重庆雾季公演

抗战时期的重庆,由于日军经常狂轰滥炸,每年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演出。但每年从10月起到第二年5月均为重庆的雾季,这个时段山城笼罩在浓雾中,难分东西,日机无法空袭。当时中国文艺界,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领下,趁此良机举行大规模演出,因此被文化界人士美其名曰“雾季公

重庆 中共 抗战时期 天国春秋 中华剧艺社 2025-04-23 10:0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