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新疆丨文艺星火化刀枪 ——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在新疆传播进步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掌握了新疆日报社的领导权,他们改组了报社,从内容到编排都进行了调整,为抗日救国、建设新疆、巩固后方、支援前线积极宣传。”8月20日,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耿铎文接受采访时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掌握了新疆日报社的领导权,他们改组了报社,从内容到编排都进行了调整,为抗日救国、建设新疆、巩固后方、支援前线积极宣传。”8月20日,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耿铎文接受采访时介绍。
摘要 :抗战时期,迁至昆明的西南联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昆明电影业走向现代化。西南联大的到来对大后方一隅的昆明的文化生态形成了多方面影响与改造。当地电影院在国民政府与进步学生关于“五四周”纪念活动的斗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此事件也充分彰显了西南联大民主、团结的精神
◆抗战时期历史题材创作与国际局势之间并非单向度的“冲击-反应”关系,它在受到国际局势影响塑造的同时,也以文化的形式参与、影响了战时与战后的国际秩序演变◆全球史视野的引入不仅为研究者贡献了全新课题,同时也为当下的创作者提供了别样的视角。以见证视角凸显受难个体如何
近日,电影《东极岛》上映后引发了不少讨论和争议。作为一部反映抗战时期真实历史事件的作品,该片在获得观众认可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声音。我认为,对于这样一部历史题材电影,我们应当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其价值和意义。
前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第一阶段:1937年7月-12月(卢沟桥事变到南京陷落);第二阶段:1937年12月-1938年6月(南京陷落到开封陷落);第三阶段:1938年6月-10月(开封陷落到武汉陷落)。后期(1938年10月一1945年7月)
征用军夫是一九三七年秋天的事,因此,血书的出现不当早过此。目前在文献上看到的,有完整记载的第一份血书是一位原住民青年所写的,日期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1937年,当卢沟桥的炮声震碎了校园的宁静,平津地区的高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为保存中华文化命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北洋工学院等则西迁西安成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随着战局进一步恶化,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
一九三○年代日本对华侵略加剧,日本军方深感有必要加速同化台湾人的工作,因为如果汉族系的台湾人仍然抱持祖国观念,势必成为日本对华战争的一大负担。
话剧演员,那时候的娱乐形式比较少。话剧表演一方面起到娱乐的作用,一方面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会上澎湃新闻提问: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是今年我们国家的大事,从以往经验看,每逢大事我们一定会推出许多文艺精品,能否提前“剧透”一下,今年有哪些作品值得期待?
抗战时期,四川内河航运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补给线:威远河运煤量飙升10倍,渠江输送铁矿石与军火,岷江护送国宝与食盐,10万纤夫拉动西南战区命脉,民生公司抢运14.6万吨物资入川,成为抗战后方最坚韧的生命线。
抗战时期,川江航运是前方与后方重要的连接纽带,为部队的快速调动和物资的及时输送发挥了关键作用。川江航运对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视少年儿童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自建党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对儿童的保护、组织和教育工作。1938年10月5日,陕甘宁边区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保育我们后代的战士》中强调:“要坚持长期抗战建立新中国,必须爱护,保育,救济未来新中国的主人。儿童保育工作是
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里,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场战争中,双方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深刻影响着战局走向,也见证了那段悲壮而不屈的历史。
1938年春,第五战区部队在台儿庄重创日军后,转移到河南、湖北继续抗击日寇。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驻在离武当山不到一百公里的老河口,后来又移驻武当道观周府庵。“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武当道观,多数被部队、学校、医院和仓库占用。
在抗日战争时期,武当道教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投身到救亡图存的伟大行列中来。他们对国家竞行忠孝,倾其所有,支持抗战。一些道士和信徒挺身而出,一手拿香,一手拿枪,毅然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实践着上马杀贼、下马学道的道教理念。1945年春天,侵占湖北老河口的日寇组织特
前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反法西斯斗争意义重大。中国是亚洲抗日主战场,军民浴血奋战,历经磨难却不屈不挠。美国作为同盟重要力量,与中国并肩作战。
抗战时期的重庆,由于日军经常狂轰滥炸,每年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演出。但每年从10月起到第二年5月均为重庆的雾季,这个时段山城笼罩在浓雾中,难分东西,日机无法空袭。当时中国文艺界,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领下,趁此良机举行大规模演出,因此被文化界人士美其名曰“雾季公
渠县自民国初年,即为军阀割据,教育文化事业很落后,城里只有蓝家"同茂书局"承销商务印书馆的中小学教科书。1929年左右黄文治开设了"启文书局",多少卖了几本鲁迅、郭沫若的书籍。对一些年轻人有影响。以后就是同茂书局一家了。
河南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唯一坚持在敌前办学的高校,其在全面抗战期间的办学经历,不仅是一部教育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是对该时期社会历史、文化传承和教育精神的宝贵记录。